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lol36计之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的出处以及运用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08-21
摘要:lol36计之瞒天过海_36计之一瞒天过海       大家好,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“lol36计之瞒天过海”的优缺点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,现在就让我们一,lol36计之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的出处以及运用

 

lol36计之瞒天过海_36计之一瞒天过海

       大家好,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“lol36计之瞒天过海”的优缺点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,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,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。

1.除了瞒天过海,借刀杀人还有什么计策,请补全36计

2.三十六计中的一记写作文

3.36计的详细故事

4.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全集下载

5.谁知道36计的全部内容

除了瞒天过海,借刀杀人还有什么计策,请补全36计

       金蝉脱壳、抛砖引玉、借刀、以逸待劳、擒贼擒王、趁火打劫、关门捉贼、浑水摸鱼、打草惊蛇、瞒天过海、反间计、笑里藏刀、顺手牵羊、调虎离山、李代桃僵、指桑骂槐、隔岸观火、树上开花、暗渡陈仓、走为上、假痴不癫、欲擒故纵、釜底抽薪、空城计、苦肉计、远交近攻、反客为主、上屋抽梯、偷梁换柱、无中生有、美人计、借尸还魂、声东击西、围魏救赵、连环计、假道伐虢.

三十六计中的一记写作文

       第一套 胜战计

       第一计 瞒天过海

       备周而意怠,常见则不疑,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,太阴。

       认为准备万分周到,就容易松劲;平时看惯了的,就往往不在怀疑了,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,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。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。

       第二计 围魏救赵

       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

       树敌不可过多,对敌要各个击破,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,要隐藏我们的意图。

       第三计 借刀

       敌已明,友未定,引友杀敌,不出自力,以损推演。

       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,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,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,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。

       第四计 以逸待劳

       困敌之势,不以战,损刚益柔。

       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,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,这就是“损刚益柔”原理的演用。

       第五计 趁火打劫

       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
       敌方的危机很大,就乘机取利,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。

       第六计 声东击西

       乱志乱萃,不虞“坤下兑上”之象;利其不自主而取之。

       敌人乱撞瞎碰,摸不清情况,这是《易经》“萃”封上所说的“坤下兑上”的混乱征状。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。

36计的详细故事

       1. 用三十六计其中的一计写作文200字左右就行了

        三十六计的故事里有许多计谋,如瞒天过海、美人计、空城计等等。

        其中,空城计使我感受最深,里面讲的是公子元率领兵车六百辆攻打郑国,郑国本来就小,哪抵得住啊!最后,上卿叔詹说:“可以固守待援”正果国君听了叔詹的话,命令士兵全部隐藏起来,不让一兵一卒,令店铺照常开张,百姓和平常一样,不准露出慌乱的神情,公子元见此情景,以为里面有埋伏不敢攻,郑国一拖在拖,结果等到了齐国和鲁国来帮忙,公子元看见齐、鲁两国来攻打,就逃走了。 在这故事里,我觉得我很欣赏叔詹的才华,郑国国君的勇气和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假装不慌乱的神情。

2. 用三十六计中的一个联系生活写一篇作文200字

        36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

        36计,计计都乃妙招,这36计其实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,不信?看着吧!

        话说瞒天过海来获得成功的计谋,而我,虽然能瞒天过海,却未能成功,反而,每次迎来的都是失败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NO.1:测验考差

        以前,因为我成绩不大好,所以考试总是考差。有一次语文测验,我考了88分,其实每次我都是自信满满,看到这分数,如当头棒喝。在家里,老爸非常严格,每次成绩一定要上90才行,这次考了88,实在不知道怎么回去面对老爸那张阴沉的脸。88,难到我真的要88?老师说一定要签字的,怎么才好?算了,我不签!给老爸看说不定要挨顿打,然后这一周每天都要挨骂,不给我好脸色看,好吧,就这样!回到家,吃完饭后,也是我心虚,偷偷摸摸,轻轻悄悄地去拿书包,这不是一副“贼”像还是什么?老爸立即对我产生了怀疑,以他多年的经验判断:“咳!儿子!把你书包拿过来!”我的心一阵汹涌澎湃,天啊,难道老爸知晓了?没办法,我只好乖乖就范。当老爸搜出那张试卷时,我感觉我全身都在微微颤抖。不知道那天的太阳是不是从南边升起,北边落下的,老爸竟然说:“考了就考了,不要报喜不报忧!”这次竟然就这样放我走了,不知道是不是老爸今天有什么高兴事情,反正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!

        NO.2:带书去学校

        因为我是个完完全全的书迷,(但也不能称为书呆子)但是总喜欢看,上课看(当然,老班的课我不敢),下课看,睡觉前看,无聊时看,车上看……时时都看,所以我经常拿书去学校,以前在创造我的小说HP的时候,要和学校那帮HP迷讨论,就决定把那6本全带齐,等装满后才发现:1、太沉了,2、装满后书包显得很大。因为我带的书很少,所以看起来很轻很扁,这一装满又重又膨胀。在要马上和老爸去学校的时候,我突然想起一本书没有带,马上去拿,当回来时,发现老爸正抱着我的六本HP,能瞒天过海也瞒不过老爸啊!于是我想起一句诗: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我改之:瞒老爸难,难于上青天。

        36计,计计都能运用在生活中,如果你看后还不信,那就自己试试吧

3. 用三十六计其中的一计写作文200字左右就行了

        三十六计的故事里有许多计谋,如瞒天过海、美人计、空城计等等。

        其中,空城计使我感受最深,里面讲的是公子元率领兵车六百辆攻打郑国,郑国本来就小,哪抵得住啊!最后,上卿叔詹说:“可以固守待援”正果国君听了叔詹的话,命令士兵全部隐藏起来,不让一兵一卒,令店铺照常开张,百姓和平常一样,不准露出慌乱的神情,公子元见此情景,以为里面有埋伏不敢攻,郑国一拖在拖,结果等到了齐国和鲁国来帮忙,公子元看见齐、鲁两国来攻打,就逃走了。 在这故事里,我觉得我很欣赏叔詹的才华,郑国国君的勇气和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假装不慌乱的神情。

4. 请以三十六计中的以逸待劳写一篇作文

        以逸待劳

        ------山羊智斗狼和黑熊

        山羊们受够了狼和黑熊的欺压,决心反抗,可是敌强我弱,山羊不知如何是好。一只山羊名叫诸葛羊,他可是羊群里的智多星,智商可以与诸葛亮相比。

        诸葛羊站出来说:"大家安静,我有一条妙计,从古到今发生过多少战斗,赤壁之战是最典型的以弱胜强的以少胜多的战斗。只要我们有好的计谋就可击败对手,我们可以用以逸待劳的计谋。我们先给狼和黑熊下一份挑战书,再与他们家不远的地方站成一排,当他们进攻时我们就把他们乱棍打回。"全场的山羊顿时大喝一声:"妙计"

        第二天,山羊们在一个地方集合,诸葛羊亲自己去送信,信是这样写的:

        狼熊恶霸,胡作非为。山羊军队,特此挑战。

        山羊

        2004年10月28日

        狼和黑熊看了说:"这不堪一击的小山羊也敢口出狂言,向我们挑战,这不是拿鸡蛋跟石头碰――自不量力。不过我们打败他们也有许多羊肉吃,我们去吧!"

        山羊们在离狼和黑熊家1千米远的地方排成一排,千羊一堵墙,千羊好做事。狼与黑熊没有行头,只得步行去应战。狼和熊步行一千米,早就受不了了。

        狼和熊发动进攻。可山羊们用棍子把他们打回去,狼和熊有点胆怯;第二次,狼和熊的士气没了,身上还受了伤;第三次狼和熊的进攻有气无力的,诸葛羊说:"是时候了,冲上去拼了。"不过几分钟时间,狼和熊就 辫子了。

        狼和熊死了,山羊们过上了幸福的自由的生活。

5. 36计中的一记

        就是诱歼嘛 三十六计里面没有一样的 和这个大概意思差不多的有 抛砖引玉 以逸待劳 关门抓贼

        抛砖引玉最像

        原辞:类以诱之①,击蒙也②。

        注释:①类以诱之: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。

        ②击蒙也:语出《易经.蒙》如。参前“借尸还魂”计注释④。击,撞击,打击。句意为:诱惑敌人,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。

        按语

        诱敌之法甚多,最妙之法,不在疑似之间,而在类同,以固其惑。以旌旗金鼓诱敌者,疑似也;以老弱粮草诱敌者,则类同也。如:楚伐绞,军其南门,屈瑕曰:“绞小而轻,轻则寡谋,请勿捍采樵者以诱之。”从之,绞人获利。明日绞人争出,驱楚役徙于山中。楚人坐守其北门,而伏诸山下,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。

6. 36计中的一记

        就是诱歼嘛 三十六计里面没有一样的 和这个大概意思差不多的有 抛砖引玉 以逸待劳 关门抓贼 抛砖引玉最像 原辞:类以诱之①,击蒙也②。

        注释:①类以诱之: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。 ②击蒙也:语出《易经.蒙》如。

        参前“借尸还魂”计注释④。击,撞击,打击。

        句意为:诱惑敌人,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。 按语 诱敌之法甚多,最妙之法,不在疑似之间,而在类同,以固其惑。

        以旌旗金鼓诱敌者,疑似也;以老弱粮草诱敌者,则类同也。如:楚伐绞,军其南门,屈瑕曰:“绞小而轻,轻则寡谋,请勿捍采樵者以诱之。”

        从之,绞人获利。明日绞人争出,驱楚役徙于山中。

        楚人坐守其北门,而伏诸山下,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。

7. 求一篇用三十六计中一个解决的问题的作文

        嗬!我最近才知道妈的“小秘密”:她在对我的教育中施行了推崇的兵法上的“三十六计”。你们一定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吧,我来给你说说。

        第一计:无中生有

        我到现在也弄不明白,我哪有那么多的优点?在妈妈的眼里,我简直是十全十美的。她几乎天天都能发现我身上的优点:啊,今天真干净;嘿,今天作业写得真好。可是,我哪忍心让妈妈失望啊!我只好硬着头皮保持这些优点了,只好让它们“无中生有”。

        第二计:欲擒故纵

        这一计,是抓住我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而来的。这天,妈妈出门买菜,千咛万嘱在她买菜时不许翻卧室里的抽屉。这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奇心。她前脚跟刚出去,我后脚跟就钻进卧室,打开抽屉,没想到都是些书。我心想: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看看吧!没想到竟然一看就入迷了,动画片也被我抛在脑后。就这样,整个寒假我囫囵吞枣的读完了《西游记》、《东周列国志》、《伊索寓言》。现在,我才恍然大悟,没想到妈妈为了让我读那些平常不想看的书,竟然使出了欲擒故纵的计谋。原来,我作文水平提高的秘密在这儿呢!

        第三计:苦肉计

        从我上学的那天起,爸妈就告诉我,他们是文科出身,数学是一窍不通。所以,数学他们一点都帮不上忙,只能靠自己。我信以为真,所以,数学学得特别认真、辛苦。做题遇到困难时,一看到爸妈在旁边帮不上而愁眉苦脸的样子,我口咬牙,三十分钟、六十分钟、九十分钟地思考、画图计算下去。哎,真奇怪,练习册上的难题越来越少,我的韧劲却是越来越大。

        虽然现在知道以前一只被蒙在鼓里很生气。但现在也尝到了懂得这么多知识的甜头。我的妈妈教育我,真有一套。

8. 用三十六计写作文

        写好作文的“三十六计”

        有的同学要问:“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呢?”其实,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叫“文无定法”,也就是说:写作文不应该有什么固定的模式,写出的文章也不能千篇一律,只要你认为需要写,你要你认为合情合理,写就是了。

        不过话又说回来,写作文还是有一些规律可言的。下面是为同学们总结的《写好的作文的“三十六计”》,里面谈到了一些好的规律和方法,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的。

        写好作文的“三十六计”

        怕字当头万事难,写好作文趣为先。巧妇难为无米炊,写作素材靠积累。

        肯做生活有心人,有事可写不费神。少儿生活乐趣多,留心观察细琢磨。

        抓住平时小镜头,再写文章不用愁。平时读书破万卷,写时下笔如有神。

        我用我手写我心,真情实感打动人。习作素材多益善,用前还需细挑选。

        画龙尚需笔点睛,写文更需中心明。刀刃舍得用好钢,笔墨花在重点上。

        写人写物抓特点,突出个性不一般。事件要素细交代,说清来龙和去脉。

        首尾前后要照应,避免矛盾和漏洞。注意衔接和过渡,三言两语不可无。

        书写规范讲格式,标点符号莫忽视。名篇佳作是宝库,多读多仿打基础。

        对待范文态度端,切莫抄袭和照搬。自古佳作贵于新,千篇一律谁问津?

        文章不厌千番改,精品多自改中来。师生之间交流多,集思广益有收获。

        广播报刊和杂志,展现风采显价值。勤于动笔是真谛,落笔生花定有时。

9. 三十六计的作文100字作文

        三十六计走为上

        ——《孙子兵法》

        孙武说:三十六计走为上。

        孙武说:走为上是我的最后一计。

        孙武说:如果我的三十六计无效,则此题无解。

        孙武很聪明,当无计可施,当穷途末路,他给自己留了退路——走。

        我们要不要和孙武一样——打不过就跑?

       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,绕路要走曲线,曲线则会偏离目标。“走为上”是一种聪明的逃避,你固然躲开了,但难题依然在原地。

        假如在21世纪还抱着战国时代的计策来应付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,我想三十六计确实远远不够。而你的选择也许只有“走为上”了。你的困难如果前三十五计解决不了,那么不妨跳过三十六计,想一想还有没有第三十七计?

        居里夫妇历经12年的实验,从几十吨矿物中提取了镭,只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方法有效,他们用的是第三十七计“坚持到底”;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,他能做的,只是更加疯狂地创作,他用的是第三十八计“扼住命运”;十五岁的子尤经过无数次穿刺手术的锥心痛苦,仍然写出自己十八年人生感受——《谁的青春有我狂》,他用的是第三十九计“创造奇迹”。

        孙武发明了三十六计,但并不表明你就不可以去继续创造第三十七、第三十八计……也许只有你逃到无处可逃的时候,你才意识到三十六计你只用了一计,生活给了我们这么多选择,逃避肯定不是最好的那一个

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全集下载

       三十六计故事(详细解读)

       /zh/book/zzbj/shanshiniu/36ji.html

       附:

       三十六计故事(简单介绍)

       ◎第一计-瞒天过海◎

       「瞒天过海」的「天」是指皇帝,因为古时候是称皇帝「天子」的。原意为瞒著皇帝,让他平稳渡海。「瞒天过海」用在兵法上,就是把秘密之计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,以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是使用伪装的手段,利用机会,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,出其不意的行动,让人措手不及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薛仁贵瞒天过海、太史慈奇谋突围楚、楚庄王示弱灭敌、贺若弼施计渡江等。

       ◎第二计-围魏救赵◎

       「围魏救赵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成功的战例,它主张对敌方避实就虚,善於抓住敌方的弱点,使敌人受到牵制,从而用最少的代价去取得最完满的成功。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,当二军相持不下时,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,待敌回国的时候,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,并把他们消灭掉,这是孙膑的做法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孙膑围魏救赵。

       ◎第三计-借刀◎

       「借刀」计,就是借助别人力量去消灭自己的敌人,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利用矛盾、反间、离间等谋略,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,来击败敌人,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曹操借孙权杀关羽、郑桓公借刀诛敌。

       ◎第四计-以逸待劳◎

       「以逸待劳」这个计策说明当强敌当前,不一定只用直接进攻的方法,而是积极防御,慢慢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,使敌人由强变弱,再等待时机一举消灭敌人。

       乃占有利的形势,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,一面养精蓄锐,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,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 孙膑再败魏军於马陵、陆逊以逸待刘备。

       ◎第五计-趁火打劫◎

       「趁火打劫」这一计,是趁敌人遭遇困难、力量薄弱无力还击时加以打击,这样就可以就势取胜。

       趁著人家的家里失火时,闯入屋内掠夺财物,也就,是说趁著敌人处於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 刘邦毁约灭项羽、齐国趁虚攻燕、宋襄之仁。

       ◎第六计-声东击西◎

       「声东击西」计,就是故意制象,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,然后出奇不意地采取行动,一举歼灭敌人。

       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,使敌人产生错觉,再乘机消灭敌人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官渡之战、周亚夫敉平七国之乱。

       ◎第七计-无中生有◎

       「无中生有」计的妙处,就在於真中有假,假中有真,使敌人判断失误,从而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击败。

       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,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,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张巡以稻草人借箭、淝水之战、张仪无中生有。

       ◎第八计-暗渡陈仓◎

       「暗渡陈仓」一计,就是以虚似的正面攻击来迷惑敌人,当敌人集结力量固守时,又悄悄派出部队迂回到敌人后方,乘虚而入,使敌人措手不及而失败。

       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,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,诱使敌方注意,集中兵力防备,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。这即是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的策略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韩信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、吕蒙巧夺荆州、邓文识破敌计。

       ◎第九计-隔岸观火◎

       「隔岸观火」计,就是在敌人内部有矛盾时,我们不必急於进攻,而是安静地等待敌人内哄,让他们互相仇恨,互相争斗,最后自取灭亡,这样我方不用一兵一卒,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。

       静观对岸火势,按兵不动,不论遇到任何事,就静静的观察变化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曹操隔岸观火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计-笑里藏刀◎

       「笑裏藏刀」的意思是表面装出十分友好、充满诚意的样子,使对方信以为真,放松警愓,但实际上却暗中策划,积极准备,一有机会就立刻行动,使对方措手不及。表面上露出笑容,态度和善,使人疏於防备,而自己却秘密策划,准备充份后,一举打败对方,这是表面柔和,却暗藏杀机的策略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曹操机智除患、荆轲示好刺秦王、关羽大意失荆州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一计-李代桃僵◎

       「李代桃僵」用在兵法上,是说当战局发展到必然会有所损失时,就要以放弃局部的利益来保全大局的利益。

       就是舍弃李而获得桃的策略,也就是用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胜利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孙膑以下驷敌上驷、程婴杀子报恩、公子寿李代桃僵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二计-顺手牵羊◎

       「顺手牵羊」这一计,是及时利用敌人的失误,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来扩大战果,发展胜利。

       原意是,在路上看到一只羊,便顺手把它牵回去的意思,就是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,把人家的东西拿走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满清顺手拿走大明江山、沿路撒财以保命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三计-打草惊蛇◎

       「打草惊蛇」计,提醒我们对於有怀疑的事要了解清楚,等明了以后再行动,否则会一败涂地。

       以木棍挥打四周的草丛,使躲在草中的蛇惊惶奔走,进而加以捉捕。当敌情不明时,应切实掌握情况后,再展开行动,如此才不会陷入敌人的埋伏中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打草惊县官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四计-借尸还魂◎

       「借尸还魂」原意是说已经消亡的、不存在的东西,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。作为一个军事计谋,则是说要善於抓住一切机会,甚至看上去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也可加以利用,争取主动,扩大成果。

       原意是指,已失去的效用东西,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李铁拐借尸还魂、刘备掠蜀自立、田子春为主讨兵权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五计-调虎离山◎

       「调虎离山」是一种调动敌人的策略,把虎调开,使敌人部署上出现漏洞,自己一方便乘虚而入,这样就可以轻易取得胜利。

       老虎是山中之王,因此若想打虎,必须要先把老虎从山中引诱出来,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,因为老虎离开了山区后,威风尽失。这句话用在战略上,就是说当强敌一但离开其根据地,失去了优势后 ,再予以攻击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韩信背水之战、虞诩调虎离山脱困解危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六计-欲擒故纵◎

       「欲擒故纵」是说在敌我交手时,如果逼得敌人走投无路,他就会反扑。而故意放他一条生路,反而会削弱他的气势,瓦解他的斗志。我方就可以寻找适当时机,征服敌人。

       以退为进,却抑先与的策略。在包围攻击时,故意放纵敌人,并不是任意的放纵敌人,而是先放松一下,不把敌人逼的太紧,所谓的逼则兵反,纵则灭势,紧随勿迫,累其气力,散而后擒,兵不血刃 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、郑武公巧计灭胡邦、王邑围攻昆阳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七计-抛砖引玉◎

       「抛砖引玉」计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、诱骗敌人,引敌人入圈套,然后乘机击败敌人。

       其意是指:利用没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珍贵而有价值的策略。有以小易大、以贱易贵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常健求诗、刘邦轻率受困、魏王抛砖引玉。

       ◎第十八计-擒贼擒王◎

       「擒贼擒王」计认为攻打敌军主力,捉住敌人首领,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。敌军一旦失去指挥,就会不战而溃。挽弓当自强,用箭当用长,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,先俘虏其***,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张巡计擒子奇、曹操机智解危。

        ◎第十九计-釜底抽薪◎

       「釜底抽薪」计是当两军对垒时,一方不直接针对敌人的锋芒与敌人抗衡。而是另想办法,从根本上削弱敌方的气势,这样就可以以弱胜强。

       就是抽薪止沸,彻底根除的意思。换句话说,当敌人势力强大,我方无法以实力与其相对抗时,就要运用策略以削弱敌方的气势,进而屈服对方,出其不意的打击对方的弱点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吴汉冷静退敌、薛长儒勇挫敌人士气、曹操火烧乌巢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计-混水摸鱼◎

       「混水摸鱼」计是乘乱取胜的意思。中国古代军事家运用这一计时,大都是先设法把水搅混,然后利用敌人互相混战之机,把他们一一消灭掉。

       原意是指搅混池水,使鱼儿昏头转向,然后加以捕捉。利用敌人内部混乱,失去主体性时再予以攻击,即可以轻易击溃对方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益二州之计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一计-金蝉脱壳◎

       「金蝉脱壳」的本意是:蝉在蜕变时,本体脱离皮壳而走,留著蝉蜕还挂在枝头。此计用於军事,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,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。

       千钧一发之际,设法留下伪装的假像,以掩人耳目,然后暗中逃走,这种巧妙的脱身方法就是金蝉脱壳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刘邦金蝉脱壳、王守仁脱身之计、齐景公换装脱困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二计-关门捉贼◎

       「关门捉贼」是说对弱小的敌人要采取四面包围,这样就可以全歼敌人。当然,这个计如果运用得好,甚至可以围歼比自己强大的敌人。

       当贼跑到屋内时,将门窗关紧,让其无路可退,再加以捕捉,有瓮中捉鳖的味道。也就是说紧紧的包围对方予以一网打尽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秦赵长平之战、夫差未断祸根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三计-远交近攻◎

       「远交近攻」计是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,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,先攻取就近的敌人,而对远隔的敌人取得暂时的联合。等攻取了近敌之后,再一一击破远敌。

       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说:与远方的国家缔交联盟,以攻击邻国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秦始皇远交近攻统一天下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四计-假道伐虢◎

       「假道伐虢」的「假道」是借路的意思。对於处在敌我两个强国中的弱国,当敌方逼迫它屈服时,我方立刻出兵援救,借机把军事力量渗透进去,控制其局面,再乘机发动突然袭击,就可轻而易举取得胜利。也可理解作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,达到目的后,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掉。

       就是趁小国有危难的时候,藉著救援之名而加以并吞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赵燕唇亡齿寒、晋献公假途伐虢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五计-偷梁换柱◎

       「偷梁换柱」计的意思是要暗中抽换敌人的主力,然后乘机控制或吞并敌人。

       就是暗中将对方的主力调换,削弱战力的策略。和偷天换日、偷龙转凤的意义相同的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秦始皇以谋略灭齐、赵高矫诏立胡亥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六计-指桑骂槐◎

       「指桑骂槐」的意思是故意利用某些人的过失,通过对这些人的惩罚,去警诫那些不服从自己指挥的人。

       势力强大者要使弱小者屈服,应不露痕迹,委婉的提出警告,是一种间接的指责方法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优孟辞相谏庄王、司马穰苴统驭人心之法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七计-假痴不颠◎

       「假痴不癫」,重点在一个「假」字。「假」的意思是伪装。装聋作哑,软弱忍让,使敌人放松警惕。等时机成熟,再出奇不意地向敌人发起进攻,敌人猝不及防,必然失败。

       便是装成痴呆状,让对方消除戒心,其实内心非常的冷静,等最佳的时机就立刻行动,和扮猪吃老虎是同义的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司马懿诈病欺曹爽、狄青掷钱振军心、燕王假痴不颠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八计-上屋抽梯◎

       「上屋抽梯」用在军事上,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,以便将敌人围歼的策略 。

       以利益诱使对方深入困境后,再彻底的予以消灭,不留后路。和过桥拆板和过河拆桥意思是一样的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宋太祖杯酒释兵权、项羽破釜沉舟之计。

       ◎第廿九计-虚张声势◎

       「树上开花」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,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,让人真假难辨。此计用在军事上,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,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,使自己看起来强大,以此虚张声势,慑服敌人。

       当己方处於劣势的时候,隐瞒自己的实力,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,让敌方摸不清相,以便能出奇致胜,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李世民计救隋炀帝。

       ◎第卅计-反客为主◎

       「反客为主」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,主人不去招待客人,反而受客人招待。用在军事上,就是乘支援盟军的机会,把自己的力量安插进去,然后有计划地逐步控制盟军。

       由被动的状态转为主动,进而掌握到控制权,与喧宾夺主意义相同,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,一有机会就立刻把握住,进而掌握主导权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刘邦忍辱负重、司马氏反客为主、郭子仪化被动为主动。

       ◎第卅一计-美人计◎

       「美人计」的意思是对兵力强大的敌人,要先制服他的主帅;对足智多谋的主帅,要设法腐蚀他的意志。只要让敌人的将帅斗志衰退,士兵士气消沉,那麼敌军就没有了战斗力了。因此,针对敌人的弱点渗透瓦解,就可以更容易消灭敌人。

       兵强攻其将,将智伐其情,将弱兵颓,其势自萎,以利御寇,顺而相保。美人计就是用美女来迷惑对方,使其耽溺於享乐,失去战斗的意志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西施绝色媚夫差、纣王女色亡国、孙权贴了夫人又拆兵。

       ◎第卅二计-空城计◎

       「空城计」属於一种心理战术,主要是利用敌人多疑的心理弱点,在兵力空虚时,故意做出不加防守的样子,使敌人产生疑虑,不敢作进一步的进攻,从而使自己化险为夷。

       这是一种心理战,让敌人心生疑虑,以为我方有埋伏,而不敢贸然出击,以佯装来扰乱敌人的判断力,使其嶨动退兵而解除危机,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,若被敌方识破的话,可能会全军覆没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诸葛亮设空城计、张守珪空城退敌。

       ◎第卅三计-反间计◎

       「反间计」的实质是巧妙地利用敌人间谍反过来为己方服务。

       利用间谍传播假情报,以达到离间分化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陈平离间范增遭贬、岳飞反间破贼兵。

       ◎第卅四计-苦肉计◎

       「苦肉计」是一种特殊做法的离间计。运用这条计,「自害」是真,「他害」是假,以真乱假。己方要做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像,再派人装作受迫害,借机打入敌人内部进行间谍活动,以达到操纵敌人、打击敌人的目的。故意伤害自己,利用血泪换取敌人的信任,再行反间颠覆敌人。古时有名的有:黄盖的苦肉计、王佐断臂说文龙、要离刺庆忌。

       ◎第卅五计-连环计◎

       「连环计」是指多计并用,计计相连,一计累敌,一计攻敌,这样任何强敌,都会攻无不破。

       就是计上计,先用一个计谋混淆敌人的判断力,再以另一个计谋加以攻击,如此计中生计,使敌人内部互相矛盾,以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王允施连环计、张仪巧计纵横天下。

       ◎第卅六计-走为上策◎

       「走为上计」,是指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,己方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,暂时避开敌人锋头。再寻找机会,以退为进,以弱胜强。

       走为上策不是三十六计中最明智的计策,而是说当情况非常危险的时候,走到恰到好处,走到让人觉得聪明的做法。

       古时有名的有:曹操的鸡肋战术、檀道济走避魏军。

谁知道36计的全部内容

       《孙子兵法》: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始计第一

       孙子曰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       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于上同意,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而不危也;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;地者,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;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;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之者不胜。故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将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众孰强?士卒孰练?赏罚孰明?吾以此知胜负矣。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

       计利以听,乃为之势,以佐其外。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。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佚而劳之,亲而离之,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

       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胜少算,而况于无算乎!吾以此观之,胜负见矣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作战第二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驰车千驷,革车千乘,带甲十万,千里馈粮。则内外之费,宾客之用,胶漆之材,车甲之奉,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

       其用战也,胜久则钝兵挫锐,攻城则力屈,久暴师则国用不足。夫钝兵挫锐,屈力殚货,则诸侯乘其弊而起,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。故兵闻拙速,未睹巧之久也。夫兵久而国利者,未之有也。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。

       善用兵者,役不再籍,粮不三载,取用于国,因粮于敌,故军食可足也。国之贫于师者远输,远输则百姓贫;近师者贵卖,贵卖则百姓财竭,财竭则急于丘役。力屈中原、内虚于家,百姓之费,十去其七;公家之费,破军罢马,甲胄矢弓,戟盾矛橹,丘牛大车,十去其六。故智将务食于敌,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;忌杆一石,当吾二十石。故杀敌者,怒也;取敌之利者,货也。车战得车十乘以上,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。车杂而乘之,卒善而养之,是谓胜敌而益强。

       故兵贵胜,不贵久。

       故知兵之将,民之司命。国家安危之主也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谋攻第三

       孙子曰:夫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全军为上,破军次之;全旅为上,破旅次之;全卒为上,破卒次之;全伍为上,破伍次之。

       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攻城之法,为不得已。修橹□①□②,具器械,三月而后成;距堙,又三月而后已。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,杀士卒三分之一,而城不拔者,此攻之灾也。故善用兵者,屈人之兵而非战也,拔人之城而非攻也,毁人之国而非久也,必以全争于天下,故兵不顿而利可全,此谋攻之法也。

       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,倍则分之,敌则能战之,少则能逃之,不若则能避之。故小敌之坚,大敌之擒也。

       夫将者,国之辅也。辅周则国必强,辅隙则国必弱。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: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,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,是谓縻军;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,则军士惑矣;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,则军士疑矣。三军既惑且疑,则诸侯之难至矣。是谓乱军引胜。

       故知胜有五: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,识众寡之用者胜,上下同欲者胜,以虞待不虞者胜,将能而君不御者胜。此五者,知胜之道也。故曰:知己知彼,百战不贻;不知彼而知己,一胜一负;不知彼不知己,每战必败。

       [注:]①:[车贲]。②:“温”字“氵”旁换“车”旁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军形第四

       孙子曰:昔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。故善战者,能为不可胜,不能使敌之必可胜。故曰:胜可知,而不可为。不可胜者,守也;可胜者,攻也。守则不足,攻则有余。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,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,故能自保而全胜也。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,非善之善者也;战胜而天下曰善,非善之善者也。故举秋毫不为多力,见日月不为明目,闻雷霆不为聪耳。古之所谓善战者,胜于易胜者也。故善战者之胜也,无智名,无勇功,故其战胜不忒。不忒者,其所措胜,胜已败者也。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善用兵者,修道而保法,故能为胜败之政。

       兵法:一曰度,二曰量,三曰数,四曰称,五曰胜。地生度,度生量,量生数,数生称,称生胜。故胜兵若以镒称铢,败兵若以铢称镒。

       称胜者之战民也,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,形也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兵势第五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治众如治寡,分数是也;斗众如斗寡,形名是也;三军之众,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,奇正是也;兵之所加,如以瑕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

       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故善出奇者,无穷如天地,不竭如江海。终而复始,日月是也。死而更生,四时是也。声不过五,五声之变,不可胜听也;色不过五,五色之变,不可胜观也;味不过五,五味之变,不可胜尝也;战势不过奇正,奇正之变,不可胜穷也。奇正相生,如循环之无端,孰能穷之哉!

       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,势也;鸷鸟之疾,至于毁折者,节也。故善战者,其势险,其节短。势如扩弩,节如发机。纷纷纭纭,斗乱而不可乱;浑浑沌沌,形圆而不可败。乱生于治,怯生于勇,弱生于强。治乱,数也;勇怯,势也;强弱,形也。

       故善动敌者,形之,敌必从之;予之,敌必取之。以利动之,以卒待之。故善战者,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。任势者,其战人也,如转木石。木石之性,安则静,危则动,方则止,圆则行。

       故善战人之势,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,势也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虚实第六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。能使敌人自至者,利之也;能使敌人不得至者,害之也。故敌佚能劳之,饱能饥之,安能动之。出其所必趋,趋其所不意。

       行千里而不劳者,行于无人之地也;攻而必取者,攻其所不守也。守而必固者,守其所必攻也。故善攻者,敌不知其所守;善守者,敌不知其所攻。微乎微乎,至于无形;神乎神乎,至于无声,故能为敌之司命。进而不可御者,冲其虚也;退而不可追者,速而不可及也。故我欲战,敌虽高垒深沟,不得不与我战者,攻其所必救也;我不欲战,虽画地而守之,敌不得与我战者,乖其所之也。故形人而我无形,则我专而敌分。我专为一,敌分为十,是以十攻其一也。则我众敌寡,能以众击寡者,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。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,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,敌所备者多,则吾所与战者寡矣。故备前则后寡,备后则前寡,备左则右寡,备右则左寡,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。寡者,备人者也;众者,使人备己者也。故知战之地,知战之日,则可千里而会战;不知战之地,不知战日,则左不能救右,右不能救左,前不能救后,后不能救前,而况远者数十里,近者数里乎!

       以吾度之,越人之兵虽多,亦奚益于胜哉!

       故曰:胜可为也。敌虽众,可使无斗。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,候之而知动静之理,形之而知死生之地,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。故形兵之极,至于无形。无形则深间不能窥,智者不能谋。因形而措胜于众,众不能知。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。故其战胜不复,而应形于无穷。

       夫兵形象水,水之行避高而趋下,兵之形避实而击虚;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故五行无常胜,四时无常位,日有短长,月有死生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军争第七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将受命于君,合军聚众,交和而舍,莫难于军争。军争之难者,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。

       故迂其途,而诱之以利,后人发,先人至,此知迂直之计者也。军争为利,军争为危。举军而争利则不及,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。是故卷甲而趋,日夜不处,倍道兼行,百里而争利,则擒三将军,劲者先,疲者后,其法十一而至;五十里而争利,则蹶上将军,其法半至;三十里而争利,则三分之二至。是故军无辎重则亡,无粮食则亡,无委积则亡。故不知诸侯之谋者,不能豫交;不知山林、险阻、沮泽之形者,不能行军;不用乡导者,不能得地利。故兵以诈立,以利动,以分和为变者也。故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,难知如阴,动如雷震。掠乡分众,廓地分利,悬权而动。先知迂直之计者胜,此军争之法也。

       《军政》曰:“言不相闻,故为之金鼓;视不相见,故为之旌旗。”夫金鼓旌旗者,所以一民之耳目也。民既专一,则勇者不得独进,怯者不得独退,此用众之法也。故夜战多金鼓,昼战多旌旗,所以变人之耳目也。

       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是故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善用兵者,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,此治气者也。以治待乱,以静待哗,此治心者也。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无邀正正之旗,无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

       故用兵之法,高陵勿向,背丘勿逆,佯北勿从,锐卒勿攻,饵兵勿食,归师勿遏,围师遗阙,穷寇勿迫,此用兵之法也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九变第八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将受命于君,合军聚合。泛地无舍,衢地合交,绝地无留,围地则谋,死地则战,途有所不由,军有所不击,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

       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,知用兵矣;将不通九变之利,虽知地形,不能得地之利矣;治兵不知九变之术,虽知五利,不能得人之用矣。

       是故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,杂于利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而患可解也。是故屈诸侯者以害,役诸侯者以业,趋诸侯者以利。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之;无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。

       故将有五危,必死可杀,必生可虏,忿速可侮,廉洁可辱,爱民可烦。凡此五者,将之过也,用兵之灾也。覆军杀将,必以五危,不可不察也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行军第九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处军相敌,绝山依谷,视生处高,战隆无登,此处山之军也。绝水必远水,客绝水而来,勿迎之于水内,令半渡而击之利,欲战者,无附于水而迎客,视生处高,无迎水流,此处水上之军也。绝斥泽,唯亟去无留,若交军于斥泽之中,必依水草而背众树,此处斥泽之军也。平陆处易,右背高,前死后生,此处平陆之军也。凡此四军之利,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。凡军好高而恶下,贵阳而贱阴,养生而处实,军无百疾,是谓必胜。丘陵堤防,必处其阳而右背之,此兵之利,地之助也。上雨水流至,欲涉者,待其定也。凡地有绝涧、天井、天牢、天罗、天陷、天隙,必亟去之,勿近也。吾远之,敌近之;吾迎之,敌背之。军旁有险阻、潢井、蒹葭、小林、翳荟者,必谨覆索之,此伏奸之所处也。

       敌近而静者,恃其险也;远而挑战者,欲人之进也;其所居易者,利也;众树动者,来也;众草多障者,疑也;鸟起者,伏也;兽骇者,覆也;尘高而锐者,车来也;卑而广者,徒来也;散而条达者,樵采也;少而往来者,营军也;辞卑而备者,进也;辞强而进驱者,退也;轻车先出居其侧者,陈也;无约而请和者,谋也;奔走而陈兵者,期也;半进半退者,诱也;杖而立者,饥也;汲而先饮者,渴也;见利而不进者,劳也;鸟集者,虚也;夜呼者,恐也;军扰者,将不重也;旌旗动者,乱也;吏怒者,倦也;杀马肉食者,军无粮也;悬□②不返其舍者,穷寇也;谆谆□③□③,徐与人言者,失众也;数赏者,窘也;数罚者,困也;先暴而后畏其众者,不精之至也;来委谢者,欲休息也。兵怒而相迎,久而不合,又不相去,必谨察之。

       兵非贵益多也,惟无武进,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。夫惟无虑而易敌者,必擒于人。卒未亲而罚之,则不服,不服则难用。卒已亲附而罚不行,则不可用。故合之以文,齐之以武,是谓必取。令素行以教其民,则民服;令素不行以教其民,则民不服。令素行者,与众相得也。

       [注:]②:[垂瓦]。③:[讠翕]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地形第十

       孙子曰:地形有通者、有挂者、有支者、有隘者、有险者、有远者。我可以往,彼可以来,曰通。通形者,先居高阳,利粮道,以战则利。可以往,难以返,曰挂。挂形者,敌无备,出而胜之,敌若有备,出而不胜,难以返,不利。我出而不利,彼出而不利,曰支。支形者,敌虽利我,我无出也,引而去之,令敌半出而击之利。隘形者,我先居之,必盈之以待敌。若敌先居之,盈而勿从,不盈而从之。险形者,我先居之,必居高阳以待敌;若敌先居之,引而去之,勿从也。远形者,势均难以挑战,战而不利。凡此六者,地之道也,将之至任,不可不察也。

       凡兵有走者、有驰者、有陷者、有崩者、有乱者、有北者。凡此六者,非天地之灾,将之过也。夫势均,以一击十,曰走;卒强吏弱,曰驰;吏强卒弱,曰陷;大吏怒而不服,遇敌怼而自战,将不知其能,曰崩;将弱不严,教道不明,吏卒无常,陈兵纵横,曰乱;将不能料敌,以少合众,以弱击强,兵无选锋,曰北。凡此六者,败之道也,将之至任,不可不察也。

       夫地形者,兵之助也。料敌制胜,计险隘远近,上将之道也。知此而用战者必胜,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。故战道必胜,主曰无战,必战可也;战道不胜,主曰必战,无战可也。故进不求名,退不避罪,唯民是保,而利于主,国之宝也。

       视卒如婴儿,故可以与之赴深溪;视卒如爱子,故可与之俱死。厚而不能使,爱而不能令,乱而不能治,譬若骄子,不可用也。

       知吾卒之可以击,而不知敌之不可击,胜之半也;知敌之可击,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,胜之半也;知敌之可击,知吾卒之可以击,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,胜之半也。故知兵者,动而不迷,举而不穷。故曰:知彼知己,胜乃不殆;知天知地,胜乃可全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九地第十一

       孙子曰:用兵之法,有散地,有轻地,有争地,有交地,有衢地,有重地,有泛地,有围地,有死地。诸侯自战其地者,为散地;入人之地不深者,为轻地;我得亦利,彼得亦利者,为争地;我可以往,彼可以来者,为交地;诸侯之地三属,先至而得天下众者,为衢地;入人之地深,背城邑多者,为重地;山林、险阻、沮泽,凡难行之道者,为泛地;所由入者隘,所从归者迂,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,为围地;疾战则存,不疾战则亡者,为死地。是故散地则无战,轻地则无止,争地则无攻,交地则无绝,衢地则合交,重地则掠,泛地则行,围地则谋,死地则战。

       古之善用兵者,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,众寡不相恃,贵贱不相救,上下不相收,卒离而不集,兵合而不齐。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。敢问敌众而整将来,待之若何曰:先夺其所爱则听矣。兵之情主速,乘人之不及。由不虞之道,攻其所不戒也。

       凡为客之道,深入则专。主人不克,掠于饶野,三军足食。谨养而勿劳,并气积力,运兵计谋,为不可测。

       投之无所往,死且不北。死焉不得,士人尽力。兵士甚陷则不惧,无所往则固,深入则拘,不得已则斗。是故其兵不修而戒,不求而得,不约而亲,不令而信,禁祥去疑,至死无所之。

       吾士无余财,非恶货也;无余命,非恶寿也。令发之日,士卒坐者涕沾襟,偃卧者涕交颐,投之无所往,诸、刿之勇也。故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。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。击其首则尾至,击其尾则首至,击其中则首尾俱至。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?曰可。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是故方马埋轮,未足恃也;齐勇如一,政之道也;刚柔皆得,地之理也。故善用兵者,携手若使一人,不得已也。

       将军之事,静以幽,正以治,能愚士卒之耳目,使之无知;易其事,革其谋,使人无识;易其居,迂其途,使民不得虑。帅与之期,如登高而去其梯;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,而发其机。若驱群羊,驱而往,驱而来,莫知所之。聚三军之众,投之于险,此谓将军之事也。

       九地之变,屈伸之力,人情之理,不可不察也。

       凡为客之道,深则专,浅则散。去国越境而师者,绝地也;四彻者,衢地也;入深者,重地也;入浅者,轻地也;背固前隘者,围地也;无所往者,死地也。

       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,轻地吾将使之属,争地吾将趋其后,交地吾将谨其守,交地吾将固其结,衢地吾将谨其恃,重地吾将继其食,泛地吾将进其途,围地吾将塞其阙,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。

       故兵之情:围则御,不得已则斗,过则从。

       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,不能预交;不知山林、险阻、沮泽之形者,不能行军;不用乡导,不能得地利。四五者,一不知,非霸王之兵也。夫霸王之兵,伐大国,则其众不得聚;威加于敌,则其交不得合。是故不争天下之交,不养天下之权,信己之私,威加于敌,则其城可拔,其国可隳。

       施无法之赏,悬无政之令。犯三军之众,若使一人。犯之以事,勿告以言;犯之以害,勿告以利。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夫众陷于害,然后能为胜败。

       故为兵之事,在顺详敌之意,并敌一向,千里杀将,是谓巧能成事。是故政举之日,夷关折符,无通其使,厉于廊庙之上,以诛其事。敌人开阖,必亟入之,先其所爱,微与之期,践墨随敌,以决战事。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火攻第十二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火攻有五:一曰火人,二曰火积,三曰火辎,四曰火库,五曰火队。

       行火必有因,因必素具。发火有时,起火有日。时者,天之燥也。日者,月在箕、壁、翼、轸也。凡此四宿者,风起之日也。凡火攻,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:火发于内,则早应之于外;火发而其兵静者,待而勿攻,极其火力,可从而从之,不可从则上。火可发于外,无待于内,以时发之,火发上风,无攻下风,昼风久,夜风止。凡军必知五火之变,以数守之。

       故以火佐攻者明,以水佐攻者强。水可以绝,不可以夺。

       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,命曰“费留”。故曰:明主虑之,良将惰之,非利不动,非得不用,非危不战。主不可以怒而兴师,将不可以愠而攻战。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上。怒可以复喜,愠可以复说,亡国不可以复存,死者不可以复生。故明主慎之,良将警之。此安国全军之道也。

       孙子兵法--用间第十三

       孙子曰:凡兴师十万,出征千里,百姓之费,公家之奉,日费千金,内外骚动,怠于道路,不得操事者,七十万家。相守数年,以争一日之胜,而爱爵禄百金,不知敌之情者,不仁之至也,非民之将也,非主之佐也,非胜之主也。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,成功出于众者,先知也。先知者,不可取于鬼神,不可象于事,不可验于度,必取于人,知敌之情者也。

       故用间有五:有因间,有内间,有反间,有死间,有生间。五间俱起,莫知其道,是谓神纪,人君之宝也。乡间者,因其乡人而用之;内间者,因其官人而用之;反间者,因其敌间而用之;死间者,为诳事于外,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;生间者,反报也。故三军之事,莫亲于间,赏莫厚于间,事莫密于间,非圣贤不能用间,非仁义不能使间,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。微哉微哉!无所不用间也。间事未发而先闻者,间与所告者兼死。凡军之所欲击,城之所欲攻,人之所欲杀,必先知其守将、左右、谒者、门者、舍人之姓名,令吾间必索知之。敌间之来间我者,因而利之,导而舍之,故反间可得而用也;因是而知之,故乡间、内间可得而使也;因是而知之,故死间为诳事,可使告敌;因是而知之,故生间可使如期。五间之事,主必知之,知之必在于反间,故反间不可不厚也。

       昔殷之兴也,伊挚在夏;周之兴也,吕牙在殷。故明君贤将,能以上智为间者,必成大功。此兵之要,三军之所恃而动也。

       《三十六计》:

       第01计 瞒天过海:备周则意怠,常见则不疑。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,太阴。

       第02计 围魏救赵: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

       第03计 借刀:敌已明,友未定,引友杀敌。不自出力,以《损》推演。

       第04计 以逸待劳:困敌之势,不以战。损刚益柔。

       第05计 趁火打劫: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
       第06计 声东击西:敌志乱萃,不虞。坤下兑上之象,利其不自主而取之。

       第07计 无中生有:诳也,非诳也,实其所诳也。少阴、太阴、太阳。

       第08计 暗渡陈仓:示之以动,利其静而有主,“益动而巽”。

       第09计 隔岸观火:阳乖序乱,阴以待逆。暴戾恣睢,其势自毙。顺以动豫,豫顺以动。

       第10计 笑里藏刀:信而安之,阴以图之。备而后动,勿使有变。刚中柔外也。

       第11计 李代桃僵:势必有损,损阴以益阳。

       第12计 顺手牵羊:微隙在所必乘,微利在所必得。少阴,少阳。

       第13计 打草惊蛇:疑以叩实,察而后动。复者,阴之媒也。

       第14计 借尸还魂:有用者,不可借;不能用者,求借。借不能用者而用之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
       第15计 调虎离山:待天以困之,用人以诱之,往蹇来返。

       第16计 欲擒故纵:逼则反兵,走则减势。紧随勿迫,累其气力,消其斗志,散而后擒,兵不血刃。需,有孚,光。

       第17计 抛砖引玉:类以诱之,击蒙也。

       第18计 擒贼擒王:摧其坚,夺其魁,以解其体。龙战于野,其道穷也。

       第19计 釜底抽薪:不敌其力,而消其势,兑下乾上之象。

       第20计 混水摸鱼:乘其阴乱,利其弱而无主。随,以向晦入宴息。

       第21计 金蝉脱壳:存其形,完其势;友不疑,敌不动。巽而止蛊。

       第22计 关门捉贼:小敌困之。剥,不利有攸往。

       第23计 远交近攻:形禁势格,利从近取,害以远隔。上火下泽。

       第24计 假道伐虢:两大之间,敌胁以从,我假以势。困,有言不信。

       第25计 偷梁换柱:频更其阵,抽其劲旅,待其自败,而后乘之。曳其轮也。

       第26计 指桑骂槐:大凌小者,警以诱之。刚中而应,行险而顺。

       第27计 假痴不癫:宁伪作不知不为,不伪作假知妄为。静不露机,云雷屯也。

       第28计 上屋抽梯:假之以便,唆之使前,断其援应,陷之死地。遇毒,位不当也。

       第29计 树上开花:借局布势,力小势大。鸿渐于陆,其羽可以为仪也。

       第30计 反客为主:乘隙插足,扼其主机,渐之进也。

       第31计 美人计: 兵强者,攻其将;将智者,伐其情。将弱兵颓,其势自萎。利用御寇,顺相保也。

       第32计 空城计: 虚者虚之,疑中生疑。刚柔之际,奇而复奇。

       第33计 反间计: 疑中之疑。比之自内,不自失也。

       第34计 苦肉计: 人不自害,受害必真。假真真假,间以得行。童蒙之吉,顺以巽也。

       第35计 连环计: 将多兵众,不可以敌,使其自累,以杀其势。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。

       第36计 走为上: 全师避敌。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

       ○总说

       六六三十六,数中有术,术中有数。阴阳燮理,机在其中。机不可设,设则不中。

       ○第一套〖胜战计〗

       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,常见则不疑。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,太阴。

       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

       第03计 借刀 敌已明,友未定,引友杀敌。不自出力,以《损》推演。

       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,不以战。损刚益柔。

       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
       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,不虞。坤下兑上之象,利其不自主而取之。

       ○第二套〖敌战计〗

       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,非诳也,实其所诳也。少阴、太阴、太阳。

       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,利其静而有主,“益动而巽”。

       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,阴以待逆。暴戾恣睢,其势自毙。顺以动豫,豫顺以动。

       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,阴以图之。备而后动,勿使有变。刚中柔外也。

       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,损阴以益阳。

       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,微利在所必得。少阴,少阳。

       ○第三套〖攻战计〗

       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,察而后动。复者,阴之媒也。

       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,不可借;不能用者,求借。借不能用者而用之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
       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,用人以诱之,往蹇来返。

       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,走则减势。紧随勿迫,累其气力,消其斗志,散而后擒,兵不血刃。需,有孚,光。

       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,击蒙也。

       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,夺其魁,以解其体。龙战于野,其道穷也。

       ○第四套〖混战计〗

       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,而消其势,兑下乾上之象。

       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,利其弱而无主。随,以向晦入宴息。

       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,完其势;友不疑,敌不动。巽而止蛊。

       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。剥,不利有攸往。

       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,利从近取,害以远隔。上火下泽。

       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,敌胁以从,我假以势。困,有言不信。

       ○第五套〖并战计〗

       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,抽其劲旅,待其自败,而后乘之。曳其轮也。

       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,警以诱之。刚中而应,行险而顺。

       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,不伪作假知妄为。静不露机,云雷屯也。

       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,唆之使前,断其援应,陷之死地。遇毒,位不当也。

       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,力小势大。鸿渐于陆,其羽可以为仪也。

       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,扼其主机,渐之进也。

       ○第六套〖败战计〗

       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,攻其将;将智者,伐其情。将弱兵颓,其势自萎。利用御寇,顺相保也。

       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,疑中生疑。刚柔之际,奇而复奇。

       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。比之自内,不自失也。

       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,受害必真。假真真假,间以得行。童蒙之吉,顺以巽也。

       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,不可以敌,使其自累,以杀其势。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。

       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。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

       /gxzi/36j/36j.htm

       好了,关于“lol36计之瞒天过海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对“lol36计之瞒天过海”有更深入的了解,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。